网络通信那些事

Mac地址

MAC地址(英语: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MAC位址,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位址。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 [1] 。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烧录在网卡,全球唯一,不回收

工作过程

网络上的数据包从初始点开始 ,经过一个个中间节点最终到达目标节点 ,数据包是如何从初始节点开始识别一个个中间节点最终找到目标节点的呢? 实际上初始节点是根据目标节点的地址 ,将目标节点的IP地址映射到中间节点的MAC地址,找到第一个中间节点。从第一个中间节点出发,根据目标节点的IP地址映射到第二个中间节点的MAC地址,从而找到第二个中间节点……,以此类推,直到当找到最后一个中间节点后,从最后一个中间节点出发,根据目标节点的地址映射到目的节点的MAC地址,从而将数据包传送给目标主机。所以数据包的传送过程就是:不断地将目标节点的地址映射到一个个中间节点的MAC地址,再从一个个中间节点出发,直到找到最终的目标节点

ARP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局域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

ARP命令

arp -a或arp –g :用于查看缓存中的所有项目。-a和-g参数的结果是一样的,多年来-g一直是UNIX平台上用来显示ARP缓存中所有项目的选项,而Windows用的是arp -a(-a可被视为all,即全部的意思),但它也可以接受比较传统的-g选项。 image.png

  • arp -a Ip如果有多个网卡,那么使用arp -a加上接口的IP地址,就可以只显示与该接口相关的ARP缓存项目。
  • arp -s Ip 物理地址可以向ARP缓存中人工输入一个静态项目。该项目在计算机引导过程中将保持有效状态,或者在出现错误时,人工配置的物理地址将自动更新该项目。
  • arp -d Ip 使用该命令能够人工删除一个静态项目。

域名解析

经常会添加各种域名解析。A、CNAME、MX、TXT、NS、AAAA、SRV、显示URL、隐形URL。今天详细了解下实现原理。

  • A:将域名指向一个IPv4地址(例如:10.10.10.10),需要增加A记录 这时候需要说下DNS(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务。网络传输是使用的IP地址,我们的浏览器会拿着域名到DNS服务器获取IP,然后再通过IP去建立连接,也就是通过域名找到IP的功能。
  • CNAME:域名解析服务器记录,如果要将子域名指定某个域名服务器来解析,需要设置NS记录 我们平常用的多的有CDN就是这么配置的,我们请求资源的时候把我们的域名解析到CDN服务商提供的域名。CDN服务商可以通过dns的负载均衡就近提供服务。当然CDN的缓存服务器上的资源需要设置合理的有效期和提供手动刷新的功能
  • MX记录:建立电子邮箱服务,将指向邮件服务器地址,需要设置MX记录
  • NS记录:域名解析服务器记录,如果要将子域名指定某个域名服务器来解析,需要设置NS记录
  • TXT记录:可任意填写(可为空),通常用做SPF记录(反垃圾邮件)使用
  • AAAA记录:将主机名(或域名)指向一个IPv6地址(例如:ff03:0:0:0:0:0:0:c1),需要添加AAAA记录
  • SRV记录:记录了哪台计算机提供了哪个服务。格式为:服务的名字.协议的类型(例如:_example-server._tcp)
  • 显性URL:将域名指向一个http(s)协议地址,访问域名时,自动跳转至目标地址(例如:将www.net.cn显性转发到www.hichina.com后,访问www.net.cn时,地址栏显示的地址为:www.hichina.com)。
  • 隐性URL:与显性URL类似,但隐性转发会隐藏真实的目标地址(例如:将www.net.cn隐性转发到www.hichina.com后,访问www.net.cn时,地址栏显示的地址仍然为:www.net.cn)。

网络模型

  •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2]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 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应用层其下三层则处理真正的通信细节。在 Internet 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思想和着重点都以一种称为 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档格式存在。针对每一种特定的 TCP/IP 应用,有相应的 RFC [3] 文档。 一些典型的 TCP/IP 应用有 FTP、Telnet、SMTP、SNTP、REXEC、TFTP、LPD、SNMP、NFS、INETD 等。RFC 使一些基本相同的 TCP/IP 应用程序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得不同厂家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互相通信

TCP连接

要想明白Socket连接,先要明白TCP连接。手机能够使用联网功能是因为手机底层实现了TCP/IP协议,可以使手机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建立TCP连接。TCP协议可以对上层网络提供接口,使上层网络数据的传输建立在“无差别”的网络之上。

建立起一个TCP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即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包。三次握手的目的是连接服务器指定端口,建立TCP连接,并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TCP 窗口大小信息。在socket编程中,客户端执行connect()时,将触发三次握手。 1464767075917893.png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断开过程需要经过“四次握手”。

TCP连接的拆除需要发送四个包,因此称为四次握手(four-way handshake)。在socket编程中,任何一方执行close()操作即可产生握手(有地方称为“挥手”)操作。 1464767137254402.jpg TCP连接的拆除

之所以有“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的区别,是因为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但是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Client端,”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握手


已有 0 条评论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